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牧野】萨拉乌苏遗址有个“专家”向导叫范金山

2017-07-19 池小花马利军何苗 鄂尔多斯日报

萨拉乌苏从远古吟唱至今,孕育了举世闻名的“鄂尔多斯人(河套人)”和萨拉乌苏文化。从桑志华、德日进,到裴文中、贾兰坡、汪宇平,一位又一位中外专家,一拨又一拨中外学者,来此追寻历史足迹,探访人类文明记忆。萨拉乌苏有八大沟湾,蜿蜒跌宕、神秘莫测,外人常常一头雾水、不辨东西,就需从当地找熟悉地势地形的人当向导。昔日桑志华、德日进以旺楚克为向导,今日各路来者则有范金山引路,向之导之,指引来者一步步将凝结的远古记忆翻开。甘为向导六十载,对于萨拉乌苏,范金山有诉不完的故事,自己也成了“半个”考古专家。

范金山从小生长在范家沟湾,小孩子好动,在沟湾里上蹿下跳,看见不少石头,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尖,也没当回事儿,以为就是普通石子儿,捡来抛着玩儿。8岁那年,范金山在沟湾里放羊,远远地看见一个人,走近了,只见那人手里拿着一块小石头,问他这附近有没有这种石头。原来,来人正是内蒙古博物馆的汪宇平教授,拿的其实是河套人用过的一块小火石。这种石头当然有,他就领着汪宇平开始找。第二天选定地方,用筛子仔细筛,筛出了不少“货”:烧骨片、犀牛肋骨、羚羊角,以及不少石器。第三天领去杨四沟湾,雇人挖了整整三天,挖掘出了13万年前的猛犸象化石。汪宇平待了六天,“小范”全程参与领路,也就是从那时起,范金山正式开始了向导生涯,当起了“探路者”。

平日一边放羊,一边摸索地形,小小的他飞上飞下,河床、崖畔都走遍,奇石怪骨藏身何处,心里渐渐有数。9岁那年,他和一个小伙伴在河边发现了猛犸象牙。虽然年龄小,但他们没有私心。化石几经辗转运在呼市的内蒙古博物馆。此后,他多次为科研单位和文物管理部门挖掘和送交化石和石器,仅1972年至1980年,就为中科院送交古人类化石3件、石器10多件、动物化石15种60多件。

197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贾兰坡先生带着野外考察队来到萨拉乌苏,在范金山家住了一个星期。范金山每天领着他们,凭着自己心里绘制的“方位图”,帮他们开展地层、哺乳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的系统调查和采掘。范金山是个好引路人,引在哪儿,考察队就在哪儿开展工作,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成果斐然,在杨四沟湾挖掘出了石箭头和不少化石。接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文中先生也来秘境,依然以范金山为向导。范金山为其选择了两个地方开展作业,并挖掘出犀牛头等化石。

1978年,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原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著名地质学家董光荣先生带领考察队在萨拉乌苏河流域开展系统考察,对沙漠形成、演化和环境变迁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那时,范金山对萨拉乌苏已是了如指掌,方圆百里,每一寸土地都有他的足印。每天,他领着考察队进沟湾,将记在脑中的各处的地貌地形全部告诉他们,边走边交流,以便做剖面、取样品。在这次考察中,他们新发现了6件古人类化石,还在原生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打制石器、骨角器、用火遗迹以及萨拉乌苏动物群动物化石,初步解决了“河套人”化石、文化遗物、动物化石的准确出土层位。

1984年,华南师范大学的李保生教授带着考察队来,在米浪沟湾做了一个完整的剖面。此后,李保生只要来就首先要找范金山,少则几天,多则半个月,吃住都在他家。近几年李保生每次来都带几百个学生,一边实地考察,一边给学生讲课,光是今年,就来了三批学生,大概有二百多人。李教授进行现场教学,范金山也像一个学生一样专心地听,经常“偷师”,不懂就问,不仅学会很多术语,而且渐渐变成“业余专家”。

“偷师”之事,范金山干过不少。多少年来,专家学者对于萨拉乌苏遗址的地层、年代与环境,“河套人”的体质特征、旧石器文化、萨拉乌苏动物群等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不管是外国的,还是国内的,专家一来就指明要“老范”带路。贾兰坡、裴文中、袁宝印、黄慰文、董光荣、李保生、高尚玉等,各路人马前来进行地质考古研究,都没离开过范金山。做向导的同时,他和专家们一起开展工作,以专家为师,学习交流。闲来无事之时,一个人坐下来慢慢观察琢磨,反复研究。怎么做剖面,几公分取样,怎样依照化石判断年代,哪个地层叫什么,形成于多少年前,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范金山如数家珍。湖相沉积、冻融褶皱、风沙堆积、河流相沉积,分别距今多少年,他“术语”连珠,停不下来。

六十年来,行走于萨拉乌苏河畔,范金山心中的爱护之意从未削减。从很早以前,每当狂风暴雨或者洪水奔泻后,他就赶紧跑到沟湾,整个儿巡视一遍,发现有裸露的化石,马上掩埋好,以防风吹日晒或人为破坏。遇上鬼鬼祟祟想挖化石的人,他就出面喝止。他被乌审旗文物管理所聘为文物管理员,专门负责管理保护萨拉乌苏遗址和附近的古城。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527lsvhum&width=500&height=375&auto=0

走进范金山家,简单的房间,朴素的陈设,普通的农民生活。若想大发横财,大有近水楼台之便,但他坚决不做倒卖文物之事。水帘洞前,沟湾深处,有他深深的眷恋,他愿意用一生的时间来守护这神奇的远古秘境。他收集到了许多化石和石器,乌审旗文物管理所成立时,他捐献了犀牛、野驴等化石70多件,石器10多件,以及不少铜器和陶器。时至今日,在长期的考古和地层研究中,他家中积累了不少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石器。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批文物,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三岔河古城遗址旁,初步建起了占地350平方米的展览馆。

惜时少年郎,今日白头翁。在萨拉乌苏,范金山阅沧海桑田,看尘世风云变幻。那岁月的经络由远古贯彻至今,封存的记忆在他的讲述中渐渐清晰。他仍甘为向导,乐此不疲寻访古迹,与古老的年代对话。

更多推荐

【文化牧野】妙手雕琢万象出

【文化牧野】“琴”有独钟的那顺巴图


本期编辑:何苗 校对:高正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